目录
引言:DNS是什么?它是一个可以将域名和IP地址互相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,能够使人更方便的访问互联网,而不是记住那些被机器直接读取的IP字符串。
1、DNS系统的作用及类型
1.1、DNS概念
DNS域名系统(Domain Name System缩写DNS,Domain,Name被译为域名)是因特网的一项核心服务,它作为可以将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,能够使人更方便的访问互联网,而不用去记住能够被机器直接读取的IP数串。
全世界只有13台根域名服务器,一个主根服务器,12个辅根服务器
1.2、DNS使用的协议及端口号
DNS的默认端口为53。 DNS端口分为TCP和UDP。
TCP是用来做区域传送,多用于主从同步在一个区中主DNS服务器从自己本机的数据文件中读取该区的DNSs数据信息,而辅助DNS服务器则从区的主DNS服务器中读取该区的DNS数据信息
UDP是用来做DNS解析的域名:通常由一个完全合格域名(FQDN)标识。FQDN全称 Fully Qualified Domain Name,它能准确表示出其相对于DNS域树根的位置,也就是节点到DNS树根的完整表述方式,从节点到树根采用反向书写,并将每个节点用"."分隔,对于DNS域google来说,其完全正式域名(FQDN)为google.com
TCP是用来做区域传送,多用于主从同步
UDP是用来做DNS解析的
windows系统查询dns缓存命令:ipconfig /displaydns
windows系统清理dns缓存命令:ipconfig /flushdns
1.3、域名体系结构
DNS系统的结构为分布式数据结构
根域:位于树状结构最顶层,用"."表示
顶级域:一般代表一种类型的组织机构或国家地区;
如.net(网络供应商)、.com(工商企业)、.org(团体组织)、.edu(教育结构)、.gov(政府部门)、.cn(中国国家域名)
二级域:用来标明顶级域内的一个特定的组织,国家顶级域下面的二级域名由国家部门统一管理
子域:二级域下所创建的各级域统称为子域,各个组织或用户可以自由申请注册自己的域名
主机:主机位于域名空间最下层,就是一台具体的计算机
域名与IP地址之间是多对一的关系,一个IP地址不一定只对应一个域名,且一个域名只可以对应一个IP地址
组织域:.com .org .net .cc
国家域: .cn .tw(台湾).hk (香港) .iq .ir .jp (日本)
114.114.114.114是国内移动、电信和联通通用的DNS,手机和电脑端都可以使用。
8.8.8.8是GOoGLE公司提供的DNS,该地址全球通用,相对来说,更适合国外以及访问国外网站的用户使用
223.5.5.5和223.6.6.6:阿里云DNS
1.4、DNS两种查看方式
递归查询
递归查询是一种DNS服务器的查询模式,在该模式下DNS服务器接收到客户机请求,必须使用一个准确的查询结果回复客户机。如果 DNS服务器本地没有存储查询DNS信息,那么该服务器会询问其他服务器,并将返回的查询结果提交给客户机。
总的一句话,就是客户机发送请求后自己只用等待结果即可,中间具体过程交给服务器实现
迭代查询
DNS服务器另外一种查询方式为迭代查询,当客户机发送查询请求时,DNS服务器并不直接回复查询结果,而是告诉客户机另一台 DNS服务器地址,客户机再向这台DNS服务器提交请求,依次循环直到返回查询的结果为止。
总的一句话,客户机的请求需要自己挨个去查询才能得到结果,服务器没有结果时候只会给你提供其它服务器的地址,而不会帮你去请求查询,这与递归截然相反
从递归和迭代查询可以看出:
客户端-本地DNS服务器:
这部分属于递归查询本地DNS服务端---外网:这部分属于迭代查询
递归查询时,返回的结果只有两种:查询成功或查询失败
迭代查询又称作重指引,返回的是最佳的查询点或者主机地址。
迭代:客户端发出一次请求,对方如果没有授权回答,它就会返回一个能解答这个查询的其它名称服务器列表,客户端会再向返回的列表中发出请求,直到找到最终负责所查域名的名称服务器,从它得到最终结果。
1.5、DNS服务器类型
主域名服务器:负责维护一个区域的所有域名信息,是特定的所有信息的权威信息源,数据可以修改。构建主域名服务器时,需要自行建立所负责区域的地址数据文件。
从域名服务器:当主域名服务器出现故障、关闭或负载过重时,从域名服务器作为备份服务提供域名解析服务。从域名服务器提供的解析结果不是由自己决定的,而是来自于主域名服务器。构建从域名服务器时,需要指定主域名服务器的位置,以便服务器能自动同步区域的地址数据库。
缓存域名服务器:只提供域名解析结果的缓存功能 目的在于提高查询速度和效率,但没有域名数据库。它从某个远程服务器取得每次域名服务器查询的结果,并将它放在高速缓存中,以后查询相同的信息时用它予以响应。缓存域名服务器不是权威性服务器,因为提供的所有信息都是间接信息。构建缓存域名服务器时,必须设置根域或指定其他DNS服务器作为解析来源。
转发域名服务器:负责所有非本地域名的本地查询。转发域名服务器接到查询请求后,在其缓存中查找,如找不到就将请求依次转发到指定的域名服务器,直到查找到结果为止,否则返回无法映射的结果。
2、构建DNS域名解析服务器
安装bind软件包
2.1、配置正向解析
查看配置文件所在路径
保留原本权限和属性备份主配置文件
修改主配置文件
vim /etc/named.conf
修改区域配置文件,添加正向区域配置
vim /etc/named.rfc1912.zones
配置正向区域数据文件
vim /var/named/liy.com.zone
关闭防火墙,并开启服务
在客户端的域名解析配置文件中添加DNS服务器地址
vim /etc/ resolv.conf
测试NDS解析
2.2、DNS反向解析
修改主配置文件与正向解析一样,就不做演示了
修改区域配置文件
vim /etc/named.rfc1912.zones
备份区域数据文件,修改区域数据配置文件
vim /var/named/liy.com.zone.local
修改DNS地址 vim /etc/resolv.conf
关闭防火墙,重启DNS服务
测试DNS反向解析
2.3、DNS主从服务解析
实验环境:
主服务器:192.168.58.10
从服务器:192.168.58.19
主服务器配置
vim /etc/named.conf 修改主配置文件 (其中具体含义查看上文)
vim /etc/named.rfc1912.zones 修改主服务器的区域配置文件
配置区域数据文件
修改DNS地址 vim /etc/resolv.conf
关闭防火墙,重启服务,查询是否配置完成
从服务器配置
安装bind软件包(新的虚拟机)
编辑主配置文件 vim /etc/named.conf
编辑区域配置文件 vim /etc/named.rfc1912.zones
验证是否将主服务器的区域数据文件备份过来了
设置指定从服务器的DNS
重启服务,关闭防火墙
关闭主服务器,验证从服务器
2.4、DNS服务器分离解析
分离解析:同一个dns服务器,同一个域名情况下,不同网段进行访问会解析出不同的IP地址
分离解析的域名服务器实际也是主域名服务器,这里主要是指根据不同的客户端提供不同的域名解析记录。比如来自内网和外网的不同网段地址的客户机请求解析同一域名时,为其提供不同的解析结果
实验:
DNS服务器分离解析
实验环境:
CentOS7、虚拟机win10
实验结果:
内网主机解析www.liy.com 为192.168.20.85,外网主机解析 www.liy.com 为10.0.0.100
内网主机操作及配置
安装bind软件包
为服务器配置双网卡
设置网卡并重启网卡
vim ifcfg-ens33 配置ens33网卡
vim ifcfg-ens37 配置ens37网卡
重启网卡,xshell掉线
进入终端查看配置好的网卡信息
关闭防火墙,修改主配置文件 vim /etc/named.conf
修改区域配置文件 vim /etc/named. rfc1912.zones
将主配置文件里可将根域配置从主配置文件剪切过来,dd+p
修改区域数据文件 备份区域数据文件
vim liy.com.zone.lan(里面具体含义可查看上文)
vim liy.com.zone.wan
重启服务 报错,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
区域配置文件报错,24行
找到报错原因
指定内网DNS vim /etc/resolv.conf
解决问题后重启服务成功,并验证结果 内网 解析www.liy.com 为192.168.20.85
外网主机操作
设置外网主机网络适配器IP地址与网关
运行查看结果 成功解析出外网地址
与内网IP地址互通
3、总结
这篇文章我们主要做了一些实验DNS的正向解析和反向解析,以及分离解析和主从服务器配置,只要知道了DNS的主从原理和缓存原理以及DNS的工作原理递归和迭代,这写实验就可以轻松做出来,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服务的配置文件,主要有主配置文件、区域配置文件、以及区域数据文件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weixin_56270746/article/details/124161010
此处评论已关闭